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樂齡服務---反思回饋單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教系『學習與服務』課程
服務分享日誌
姓名
|
蔡佳君
|
系級
|
工教系一年級
|
服務
時間 |
103年5月23日
9-12AM
|
|
服務機構
|
高師大成人教育所樂齡大學
|
|||||
--------------------------------------------------------------------------------------------------------------------------------------------------------------------------
What
服務內容
|
老師安排我們和樂齡大學的爸爸媽媽們一起逛校園、看泥火山,結束後又陪伴他們一起唱卡拉OK,這次主要服務內容就是陪伴和關懷
|
過程摘要
|
樂齡大學的爸爸媽媽們大部分都已是中年邁入老年的階段,有些人體力比較好能夠健步如飛,但有些人只能漫步欣賞校園。過程中笑聲不斷,他們都把我們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用最親近和開放的態度跟我們分享生活點滴,還會反過來關心我們的近況呢!
|
So
What
學習要點
|
和爸爸媽媽互動的過程中我想到自己的親人。我來這裡服務年長者,陪伴和關心他們,但我給自己家人的時間有多少呢? 我學習到一門叫做關懷的功課,而我更想要給予的,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家人。
|
Show
What
記錄呈現
|
|
Now
What
反思想法
|
在經歷過這次的服務學習之後,我有了深刻的反思。有多少人在長大成人之後就忘記了年邁的父母?這些故事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聞,但每每聽聞還是很難過和感傷。我期許,縱使有一天,父母在歲月的流逝下逐漸凋零,我也要牽著他們的手,永遠陪伴在他們身旁,直到回天家的日子。
|
遇到的困難
|
我遇到的困難就是如何適當的開口講話。其實年長者最需要的不都是言語,還有聆聽。在聆聽的過程中我很享受,但還是要努力學習在適當的時間點給予回饋和分享。
|
圖書館服務---反思回饋單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教系『學習與服務』課程
服務分享日誌
|
姓名
|
蔡佳君
|
系級
|
工教系一年級
|
服務
時間 |
103年3月25日
103 年4月8日
|
|
|
服務機構
|
高師大燕巢校區圖書館
|
|||||
--------------------------------------------------------------------------------------------------------------------------------------------------------------------------
|
What
服務內容
|
圖書館西文書庫整理與書架清潔工作。
|
|
過程摘要
|
這是必要的服務學習時數。老師安排我們到學校的高級圖書館學習圖書整理還有書櫃清潔。共兩天,每次兩個小時,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當書整齊清潔的呈現在書櫃上時有著滿滿的成就感。
|
|
So
What
學習要點
|
1.
如何清潔書櫃
2.
如何案索引標籤把書本歸類
|
|
Show
What
記錄呈現
|
清潔書櫃
|
|
Now
What
反思想法
|
圖書館是一個藏寶庫,容納了無數的智慧結晶。一個舒適乾淨的圖書館能夠讓人有寬廣和幸福的感受,更能接收到知識的薰陶。所以,好好愛惜這美好的環境吧!
|
|
遇到的困難
|
這是第一次分類書籍。分類的時候剛開始看不懂圖書索引標籤,但是經過圖書館管理員的講解之後終於能明白了。
|
寫生比賽志工--反思回饋單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教系『學習與服務』課程
服務分享日誌
姓名
|
蔡佳君
|
系級
|
工教系一年級
|
服務
時間 |
103年4月4號
|
|
服務機構
|
高雄市守德關懷協會
|
|||||
--------------------------------------------------------------------------------------------------------------------------------------------------------------------------
What
服務內容
|
寫生比賽工作人員。負責比賽場地的布置和秩序的管理。
|
過程摘要
|
服務學習,學習服務。這次我服務的對象有小朋友、家長,還有身障者。這次的寫生比賽中,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了楊恩典和張守德兩位老師,用生命的故事來見證生命的韌性。他們的身體雖有不完美,但是他們有堅強的意志而不願向命運低頭。小朋友們看著恩典老師用腳畫出一幅幅動人的圖樣,莫不發出讚嘆。或許這樣的故事感動了現場的小畫家們,看著他們專心繪圖的神情,似乎也彰顯了認真與努力的生命。
|
So
What
學習要點
|
這場活動真的很特別,是我第一次近距離面對身障者,學習如何服務他們。原先,我害怕一些言語會觸動到他們心裡的傷口,但是,他們真是生命的鬥士。他們侃侃而談自己的不完美,沒有透露出一絲無奈和怨嘆,他們笑著和小朋友們分享自己的故事,寫成書激勵了更多人。我學習幫忙他們身體上的不方便,而他們,教導我如何活出更喜樂的生命。
|
Show
What
記錄呈現
|
身穿志工背心的我J 和張守德老師合照
這是楊恩典老師的孩子,超級可愛的J
楊恩典老師,王海峰老師還有我^^
|
Now
What
反思想法
|
這是一個茶葉蛋的概念。茶葉蛋的裂痕讓茶葉蛋浸染了滷汁,散發出獨特的美味。而生命也是如此。雖有裂痕與毀壞,但這正是生命的入味美。只要你勇於面對裂痕,就能創造出獨特且令人驚豔的生命。或許,造物者也正為著你的勇敢喝采呢。
|
遇到的困難
|
我遇到的困難點在於時間上沒辦法充裕完整配合,因為當天還要趕火車,所以很可惜沒辦法完整的幫忙到最後。
|
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樂齡服務學習
2014.5.23禮拜五
接連幾日雨天之後出現了可愛的太陽:)
*********************************************
早上9點20
科技大樓前面聚集了一群銀髮年長者
說老也不是很年邁
年紀約在中年45-60歲
由一位成教中心的老師帶隊
說明完一些規則
就浩浩蕩蕩的前往泥火山所在處...
********************************************
我們是高師大工教系的學生
服務學習.學習服務是我們這學期的必修課
這次老師安排我們成為關懷者的角色
陪伴和照顧這些年長者
但是我們到底要做些什麼呢?
| 我和可愛的杏鎂是這組的關懷小天使 |
**************************************
活動開始了!
分組分隊之後我們從科技大樓後面漫步前往泥火山
沿途還爬過了一道牆呢!!
這可是我人生第一次爬牆:)
就獻給這些爸爸媽媽們了~~
| 科技大樓後面小小的牆 |
離開了校園
整片的蓊鬱青翠
與舒適的校園相比
又有一番不同的味道..
是這樣蟲鳴鳥叫的森林步道
讓我們大口吸著芬多精然後餵飽大口吸允的蚊子
所幸一位善良的媽媽借我塗抹綠油精
才沒有很癢很癢~~
(到底我們是來關心還是來被關心XDD)
| 大家都跟王老師很要好呢 |
| 很美的森林步道:) |
你或許想問
我們做了些什麼?
我也很誠實地告訴你
我們什麼都沒做----除了陪伴
| 這張我看起來好醜>< 哈~ |
活動一開始
我就認識了一位海科大造船系船型設計的老師
海科大耶!!所以我立馬把我想到的海科造船系學長名子說了一次(信恩和浩揚)
才在訝異為什麼老師都不認識他們....(是都沒去上課吼XDD
他才以很''悠遠''的姿態告訴我
我已經退休七年了= = '''
.........好吧
這裡的爸爸媽媽都是退休人士不應該感到意外才對:P
*************************************
聊天是一門藝術
要適時地發表意見
更重要的是--用"心"聆聽
一路上跟這位海科大的退休老師聊了很多
聽他的工作.信仰.退休生活.還有孩子
他講的很開心
因為他對自己的規劃感到很滿意
世界似乎一直按著他的步調進行著
我也聽得很開心
能夠認識一個人是我的福氣
願意讓我貼近他的生活更是一種恩典
或許
生命就是這樣子.
在聊天散步中我們有了交集
即使是唯一的或者是最後的
也是不可或缺的色彩:)
| 老了也能走很快好嗎 |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讓愛傳出去(Pay It Forward) 觀後感
劇情簡介
故事從一個記者開始,一名記者在採訪與挾持歹徒對峙的警察的時候,他的車被逃逸歹徒開車撞爛,而所有警察都跑去追歹徒,正當他煩惱如何回家的時候,一名跟他毫不相識的律師索森先生突然現身並表示想幫他的忙,剛開始他以為那名律師只想是載他回家,沒想到他的幫忙竟然是直接送一台自己的車給他,而且還是市價約10萬美金的捷豹,這使得記者百思不解,認為背後一定有什麼玄機,但索森先生說完全沒有,就當作是陌生人之間的慷慨饋贈,並且跟他要了一張名片後離去,而記者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選擇接受這個禮物。
在記者那一方面,原本當初半信半疑的認為索森先生只是好心借他車子開回家,但當他收到轉移在他名下的車子所有權通知的時候,更讓他百思不解,想要了解他的用意,但他的回答卻是「照著做,讓愛傳出去」,這讓他激起對這條新聞的決心。
追問之後才發現,原來幾天前的半夜他患有氣喘病的女兒去了醫院,等了4個小時卻等不到醫生,而到場的護士卻處理比他晚到而且深受刀傷的帕克先生,帕克先生看到這種情況決定跳出來幫忙,在與護士的爭執後,他拿出一把槍對地開了兩槍以示不滿,最後索森先生的女兒獲得了協助,而對地開槍的帕克先生卻被函送,當他感謝他的時候,帕克先生只要用以一種方式回報他,就是他所說的「讓愛傳出去」。
記者查到帕克先生,但他不肯透漏,並表示他要一年後才能假釋,當她離去的時候,記者就想到了一個方法可以使他透漏實情——讓他提前假釋,於是他找了州長,以他過去的把柄交換提前假釋。
獲得提前假釋的帕克先生終於肯透漏實情,他說某天晚上在商店搶了一台收音機,正當著急的想著如何躲避警察時,一名老婆婆開車現身替他解圍。
記者又追查到了老婆婆,記者看到老婆婆住所,破舊不堪,之後他開始詢問有關於讓愛傳出去的事情,老婆婆說他有一個跟關係降到冰點的女兒,已經3年,有一天她突然前來拜訪,老婆婆不以為意,而真正使他們的關係破冰並且讓愛傳出去的關鍵點是女兒親口跟她說她原諒自己的母親,因為她女兒小時候也是跟她依樣過著同一個生活,並互相承認對方的脆弱,老婆婆還要求她想看她的孫子,她女兒以不喝酒為前提答應這著個要求。
而當她問起,為何什麼事情讓她如此有重大的轉變。她女兒於是提到了她正讀七年級的兒子:崔弗爾以及他新上任的社會科老師,尤金在學期初給予的報告題目:想辦法改變這個世界。而崔弗爾決定的題目就是無償的幫助三個人,並要求這三個人得到幫助的恩情傳達給另外三個需要幫忙的人。而最後這個計劃在記者對小孩的採訪中成功了。 崔佛的第二和第三個計劃是幫助自己的母親和老師。他把自己的老師介紹給母親,希望兩個人可以在一起,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靈契合並不是只要把兩個人『送作堆』就可以了。不過透過這一次與老師聊天的機會,母親了解了崔佛『讓愛傳出去』的計劃,母親驚訝地發現,崔佛在自己忙於工作而疏於照料的期間,成長為一個體貼、善解人意的少年,這是作為母親最大的驕傲,她決定幫助兒子實現他的計劃。
心得分享
「如果你認為這個世界讓人失望、不滿意,
那麼從現在開始,你要想盡辦法改變這個世界」
那麼從現在開始,你要想盡辦法改變這個世界」
這是七年級社會學老師尤金給學生的作業,他希望這個作業並不是憑空想像而是能夠付諸行動,雖然他不期待學生們會把這項作業放在心上,但是十ㄧ歲的崔佛聽進去了。尤金老師的一席話開啟了崔佛的思維,賦予他改變世界的動力,於是他以自己為中心,幫助三個人,不要求回報,但是要他們個別再去幫助另外三個人,一傳三、三傳九…依此類推,把愛傳出去,世界終有美好的一天。
其實我看完這部影片的時候覺得有點瞎= = '''
因為催佛的媽媽和尤金老師的關係有點混亂
我不贊成催佛為了安慰尤金老師的傷疤背後的故事
而異想天開的把他們兩個湊成一對...
***********************************************
雖然故事的發展有些許不妥
但是我認同這個故事最初的立意----讓愛傳出去! 想辦法改變這個世界並付諸行動!
聖經上說: 如今長存的有信望愛,其中最大就是愛.
愛,真的很難.
我 若 能 說 萬 人 的 方 言 , 並 天 使 的 話 語 , 卻 沒 有 愛 , 我 就 成 了 鳴 的 鑼 , 響 的 鈸 一 般 。 2我 若 有 先 知 講 道 之 能 , 也 明 白 各 樣 的 奧 祕 , 各 樣 的 知 識 , 而 且 有 全 備 的 信 , 叫 我 能 夠 移 山 , 卻 沒 有 愛 , 我 就 算 不 得 甚 麼 。 3我 若 將 所 有 的 賙 濟 窮 人 , 又 捨 己 身 叫 人 焚 燒 , 卻 沒 有 愛 , 仍 然 與 我 無 益 。--聖經
為什麼
能夠說出天使的話語
能夠明白各樣的知識
擁有足夠的信心可以移山
能夠將所有的捐助窮人
能夠捨己身叫人焚燒
卻可能仍沒有愛?
這樣的恩賜和付出,難道不代表著愛嗎?
那麼,愛到底是什麼?
愛 是 恆 久 忍 耐 , 又 有 恩 慈 ; 愛 是 不 嫉 妒 ; 愛 是 不 自 誇 , 不 張 狂 , 5不 做 害 羞 的 事 , 不 求 自 己 的 益 處 , 不 輕 易 發 怒 , 不 計 算 人 的 惡 , 6不 喜 歡 不 義 , 只 喜 歡 真 理 ; 7凡 事 包 容 , 凡 事 相 信 , 凡 事 盼 望 , 凡 事 忍 耐 。
我想,愛不只是表面上的給予與施捨
而是內心真正的順從.憐憫.包容.
相信.盼望.忍耐
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自誇和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喜歡真理
也順從真理:)
這樣才是真正的愛吧!
瞭解了什麼是愛.我們才能把愛傳給身旁的人
就這樣傳下去吧!
得到別人的關愛.就傳給身旁的三個人
就像蒲公英一樣
讓愛隨風散播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photostory3
相片轉影片編輯軟體
下載網址: http://en.softonic.com/s/photo-story-4
線上相片編輯軟體
photo editor : http://pixlr.com/editor/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2014.3.14 where can I go ?
今天老師分享了''做志工的機構''和''理念''
對服務學習理念是:
☆ 重視學習成長
青少年夥伴親身投入社會服務,
不僅提供個人能力服務社會,
同時服務過程的規劃與實作,
也提供青少年自我成長的機會。
☆ 強調反思回饋
在青少年服務活動完成後,
必須帶領青少年反思檢討服務實踐的過程,
期待經由此一回饋過程讓青少年能更肯定自我及服務的價值。
☆ 尊重多元價值
青少年經由服務而接觸與自己不同
地區、文化、價值觀的團體或個人,
學習開放個人心胸欣賞多元文化的存在,
消除自我個人中心的觀念。
有關服務學習的機構:
日月光慈善基金會 :http://www.warmer.com.tw/index.asp?au_id=42
台灣路竹會 : http://www.taiwanroot.org/
社團法人視障路跑運動協會:http://spcedu.tkblind.tku.edu.tw/~jack/
了解這些機構在社會上的付出之後
我想,該是我做點什麼服務社會的時候囉:)
上網搜尋了一下
我也找到了一個徵求志工的機構
利河伯社會福利基金會 :http://www.rehoboth-welfare.org.tw/A-index.asp
安養護服務志工
|
|
有一天我們都會變老
體力漸漸衰退.知識也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當那天來臨
我也希望有人陪陪我
教我如何和世界接軌
或者與我分享養老院之外的世界
秉持著這樣的心態
我想....
☆ 這將成為我志工計畫裡面的一部份囉 !!☆
最後老師還跟我們分享幾篇文章
1.張忠謀:大學生要打破的三大競爭力迷思!
迷思一,認為頂尖大學畢業就是鐵飯碗的保證。二十五年前,台大、交大畢業可能有很高的成功機率,但現在就不一定了,完全要靠以後的努力。
迷思二,以為「自己的競爭舞台只在台灣」。和我們競爭的對手是全世界的人。
迷思三,以為「不必創新也會成功」。過去,即使你模仿、重複以往的模式,如果效率高,還是能維持相當的成功。但現在必須要創新,才會有不平凡的成功。
文章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張忠謀提及的大學生要培養的十一項能力:
養成終身健康的生活習慣、培養志願、用功學習、學習時要徹底了解、學會獨立思考、學創新、學中文、學英文、學習世界、學辯論與講演、做誠與信的人。
大前研一 聰明人必做的 10 件事
一、儲蓄友誼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
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的,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 如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幾筆,那麼,從現在用心去儲存還來得及。
二、學會放手
這個年齡已經不允許不成熟,當你無力把握命運中的 某種愛、某種緣、某種現實,
就要學會放手。 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只要信心在,勇氣就在;努力在,成功就在。
三、播種善良
一定要極盡自己所能,讓那些比你苦、 比你難過的人感受到這世上的陽光和美麗。
這樣的善良常常是播種,在不經意間,就會開出最美麗的人性之花。
四、懂得音樂
一定要學 or 懂一種樂器,它會洗滌你的身心,打開你的記憶和想像, 更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寧靜。
另外還有攝影、收藏, 它們都能讓我們的生活增添滋味。
五、避開兩種苦
塵世間有兩苦,一是得不到之苦,二是鍾情之苦。
前者在你付諸努力的前提下,就把一切當作一場賭, 勝之坦然,敗之淡然,
好在這年齡還有一定的資本得以捲土重來;
至於後者可說是世間最苦,如果把這時還有這樣的情愫, 一定要像清除灰塵般,把它從心屋�堭膝X去。
六、學會承受
有些事情需要無聲無息地忘記,經過一次,就長一次智慧;
有些苦痛和煩惱得要默默地承受;歷鍊一次;就豐富一次。
這個年齡不該再像小時候那樣大喊大叫,痛哭流涕。
七、常懷感恩心
當我們參加完葬禮,總會湧起一些感慨; 當我們大病初癒,總會有萬般珍惜。
感恩的心一定要時時保留,它不僅讓你憐惜身邊事物, 還能平撫欲望和爭鬥,甚至幸福的感覺也往往源自於此。
八、熱愛工作
儘管它不像喝茶、聊天那般愜意,但它檢驗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 得以讓我們體現價值及獲得成就。一定要全心愛它,畢竟它讓 你大半生有事做、有飯吃。
九、勤於學習
讀書和學習都是在和智慧聊天,每年至少要讀五十本書,
它不僅保證你的記憶力、感悟力,還能讓你維持個性魅力, 這可是練瑜珈做美容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十、享受運動
善用時間運動、享受自然。
你的體重就不會因懶惰而上漲,你的容貌也不會因歲月而減少生動, 在某種程度上更能保存青春、快樂與健康。
訂閱:
意見 (Atom)





